一、什么是H7N9禽流感病毒?
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由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禽流感可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和无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 是甲型流感中的一种,既往仅在禽间发现,未发现过人的感染情况,这次是首次在我国发现。根据目前调查研究结果,专家研判认为,引起此次疫情的H7N9禽流感病毒是一个重配的新病毒,属禽源性。目前病例处于散发状态,未发现人传人的证据。当前,由于对此疾病病原学特点和流行特征的认识有限,疫情防控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
二、H7N9禽流感早期有哪些症状
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起病急,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等。
三、切实做好预防H7N9禽流感
1.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勤洗手、室内勤通风换气、注意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加强体育锻炼。尤其在接触禽畜后及时彻底洗手。
2. 尽可能减少与禽畜不必要的接触,特别注意尽量避免接触病死禽畜。食用禽肉蛋时要充分煮熟。
3. 生熟食物要分开处理,当手部有破损处理肉类时,建议戴手套。
4. 出现打喷嚏、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时,要用纸巾、手帕掩盖口鼻,预防感染他人;出现发热、咳嗽、咽痛、全身不适等症状时,应戴上口罩。
5. 如果病情加重应佩戴口罩及时到医院发热门诊就医,并告之医生近7天有无禽类接触,以及去过禽流感疫区。
6. 外出踏青时,应尽量避免接触野生禽鸟或进入野禽栖息地。
7. 年老体弱者、特别是患有基础病的人员,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时期,应尽量减少去空气不流通和人群拥挤的场所。到医院就诊时应戴口罩。
8. 五六分熟的鸡排、没熟透的火锅涮肉需谨慎食用。
9. 38度以上高热伴有咳嗽应立即就诊。
10. 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 早治疗”的要求,高度重视预防与诊治。
四、校园风险防范建议
1. 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意识。学校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责任重于泰山,要把防控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和常态工作,狠抓落实,确保防控工作万无一失。要进一步强化领导,完善机制建设。明确防控工作一把手负责制,实行应急预案制、学生晨检制、通风消毒制、因病缺课登记追查制、信息上报制等各项工作机制。对食堂、宿舍等学生聚集场所进行彻底检查,发现不合格的立即整改;
2. 要进一步广泛宣传,科学主动防控。充分发挥学校健康教育的主阵地作用,通过板报、广播等渠道,提高师生的防控意识和能力,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主动预防。各学校要把流感等春季传染病防控知识作为当前学校卫生防病宣传教育重点,通过健康教育课及其他多种形式向师生、家长普及科学防控知识,重点教育并督促学生、幼儿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接触禽类等易于携带禽流感病毒的动物。减少或避免前往人员稠密场所,如出现流感样症状要及时到医院看病,留在家中休息等。
3. 要进一步加强监管,严防病从口入。学校应坚持经常性的卫生扫除,消除卫生死角,保持校园环境整洁,保持学习、活动及居住场所的经常开窗通风。学校食堂就保证食品安全,要按规定严格食堂食品采购、加工、供应、贮存等关键环节的安全管理,不得购买无检疫证明的鲜、活、冻禽及其产品,未经检疫的家禽、家畜不得自行宰杀加工,加工食品时要确保煮熟煮透,加强对食堂工作人员的公共卫生知识教育和管理;
4. 要进一步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各学校要按教学计划开足体育健康课,坚持每天一小时的“阳光体育”锻炼时间,要保证每天的活动时间,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科学安排课业,保证学生休息和睡眠时间,增强学生体质,提高抵御疾病和各种传染病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