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
新闻资讯
-
风险管理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风险管理
构筑让家长放心的安全屏障
来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14年4月16日 点击:1528次
周一早晨7点30分,听到汽车鸣笛,河北省易县狼牙山小学四年级学生张学文背起书包跑出家门,上了停在家门口校车,找到自己的位置坐好。"孩子每个星期车接车送,上车有座,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十几个孩子挤在一辆小面包车里了。"看着车子平缓开动,张学文的母亲说,"不用再担心孩子上学路上的安全了。"
近年来,易县提出"把心放在教育上,把学生放在心上"的工作理念,针对全县农村中小学实际,围绕"外抓校车,内抓演练,食抓陪餐"的安全工作重点,有的放矢、因地制宜构筑了一条"让学生安心,让家长放心"的绿色安全屏障。
疏堵结合:开创校车运行"易县模式"
校车运行的"易县模式"探索起始于2011年。易县是河北省保定市最大的山区县,农村学生人数多,学校布点多,山区道路多,接送学生车辆杂,从而导致道路安全隐患多。当年秋季开学前,易县教育局用一个多月时间,对全县中小学生上下学出行情况进行逐校、逐人全面排查,对所有接送学生的车辆进行逐一登记。
当时的统计数字显示,全县8.3万名在校学生中,乘坐固定接送车辆的学生共11280人;接送学生车辆955辆,其中学校自备车16辆、大客车151辆、各类拼租面包车788辆。这些车辆名为"校车",其实只不过是一群接送学生的"杂牌军"。让人揪心的是,这其中有277辆车超员30%以上,177辆车超员50%以上,126辆车超员100%以上。
面对这样的现状,县教育局领导寝食难安。"与其出事后被问责,不如扎实工作主动承担。"县教育局局长许俊良在当年全县学校校车管理工作动员大会上郑重表态。
接下来,易县着手治理校车"杂牌军"。如果全部更换新校车,对于经济基础薄弱的易县来说根本不现实。怎么办?"现阶段只能联合相关部门取缔非法运营车辆,规范手续不健全的车辆。"许俊良说。然而,校车涉及管理部门较多,县教育局的力量有限。
"各相关部门要无条件全力配合,县财政再困难也要倾力支持,必须确保校车治理工作扎实推进。"县委书记杨义宝和县长李广义多次在会议上强调。全县多部门迅速联动,校车专项治理行动水到渠成。
在治理过程中,没有驾驶校车资格的驾驶人先后被取消驾驶资格,不符合条件的车辆被一一取缔。同时,随着治理的深入,新的问题不断涌现,其中最难破解的就是校车超员问题。为此,县教育局提出由政府出资,按照公里数、往返趟数和道路情况补贴到学校的办法,仅2011年县财政补贴就达到104万元。
补贴方案出台后,很快得到家长支持,校车司机也看到了规范管理的好处。"现在车不超员,钱比以前没少赚,我们开车也舒心多了。"司机李云风告诉记者。
如今,易县已形成了校车管理"固定乘车人员,固定座位,固定行车路线,固定趟数,固定往返时间,固定教师分包车辆,固定每趟次乘车小组长,固定信息联络员"的制度。
应急演练:内化学生自身安全素质
上午9点30分,易县第五小学校园里突然响起警报声,正在上课的语文教师康杰立即放下课本,指挥学生撤离。学生们按顺序排队,快速从前后门撤出。"全校1500名师生用3分26秒疏散到指定地点,比上次快了10秒。"校长许福义说。
2011年,易县教育局决心在全县学校中开展以应急演练为核心的安全教育实践活动。不过谁也没想到,演练的口风刚刚放出去,反对的电话就打到教育局。有的校长认为搞演练耗费人力、时间,影响教学;有的校长觉得学生太多,不好实施。
为了消除校长们的疑虑,县教育局首先选取了一所学生较少的山区学校和一所拥有上千名学生的实验中学作为试点。一段时间后,"全县教育系统疏散演练工作现场会"在两所试点校召开,通过精心设计,安全演练效果非常好。
"实验中学的学生疏散快速有序,看了后很受震动。"观摩会后,界安中心小学校长黄春青表示,"这么多学生都能组织好,我们学校更没有理由反对了。"
随后,《关于加强中小学应急疏散演练工作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推进应急疏散演练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相继制定实施,确保全县中小学应急演练长效机制的建立。同时,按照"一岗双责"和"谁主管、谁负责;谁分包、谁负责"的原则,易县强化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和岗位责任制,与学校年度安全工作及教学督导评估挂钩,形成了应急演练活动的制度保障及活动落实的责任链条。
"以前总感觉地震火灾离我们很远,存在侥幸心理。但是2012年发生的7•21特大洪水给我们实实在在上了一课。由于平时的演练,在危急关头我们的学生表现非常镇定。六年级学生梁小江在洪水冲毁自家房屋后立即拉起惊呆的母亲往山上跑,拯救了他和母亲的性命。"紫荆关中心小学校长卢学工介绍说。
如今,易县各学校均确定每个月的第一周为应急疏散演练周,每个月至少开展一次大型演练活动,同时利用不同时段随机开展,实现了应急疏散演练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据统计,全县各中小学在2013年共组织应急演练2000余次。
饮食安全:校长与学生同吃一锅饭
每周三是狼牙山小学校长张联合到食堂"值班"陪餐的日子。11点10分,他准时来到餐厅。这天的菜谱是菜花炒肉、西红柿鸡蛋,他每样菜盛了一小勺,边吃边和餐厅师傅就饭菜质量进行交流。
学生饮食安全是中小学安全工作重点之一,"陪餐制"是易县教育局出台的一项新制度,即要求各校值班校长要在学生就餐前半小时试吃样品餐,并对饭菜质量提出意见,确保学生吃到安全营养的饭菜。
"我们山区县寄宿生多,保证学生吃得安全、吃得营养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学校领导亲自把关,旨在真正杜绝校园饮食安全隐患。"易县教育局负责饮食安全的工作人员郭小广说。
"每天都能在食堂看到老师和我们在一起,我们特别放心,食堂做的饭菜可香了!"狼牙山小学五年级学生李立伟,一边咬着热气腾腾的馒头一边对记者说。
从2012年春季开始,易县的农村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启动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工作。不仅是正餐,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也实行了校领导"陪餐制"。"对于每一批运到学校的面包、鸡蛋、火腿肠、牛奶等,除了查看常规检测手续外,我们还要随机取样,亲口尝尝,这样才放心!"龙华中心小学校长佟荣喜说。
"我们要把国家的惠民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切实让学生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全县4万多名学生每天食用营养餐,安全责任重大,不敢有丝毫麻痹大意。"易县教育局特别重视营养餐发放工作,特别是2012年以来,先后投入300多万元用于改造储藏间、配备加工设备、安装监控等。同时,易县还出台了《营养餐操作规程》,对营养餐的入库、储存、出库、留样、分发、食用、教育宣传等各环节作了细致的要求,并严格培训、严格督查,确保了营养餐的规范运作和学生食用的营养和安全。
此外,易县教育局特别加强学生营养健康监测和健康教育,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建立学生营养监测跟踪制度和学生健康档案,提高农村学生营养改善工作的科学水平。
确保学生安全是政府的重要职责
河北省易县县委书记 杨义宝
学校安全工作是全社会安全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广大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确保每名学生的平安,直接关系到千万个家庭的幸福安宁和社会稳定。因此,做好中小学安全工作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之一,确保每名孩子的人身安全是政府的重要职责。
易县虽然目前还属于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经济发展还较为落后,但多年来,易县牢固树立"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经济"的思想,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在财力极为紧张的情况下,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不断提高县域教育水平,确保教育科学发展、健康发展、持续发展。
学生安全高于一切。易县始终把确保学校平安、学生安全作为自身重要职责之一。全县教育系统全体干部职工认真践行"把心放在教育上,把学生放在心上"的工作理念,时刻把学生安全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他们不等不靠,在现有条件下积极作为,扎实工作,为保障学生生命安全,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
近年来,易县提出"把心放在教育上,把学生放在心上"的工作理念,针对全县农村中小学实际,围绕"外抓校车,内抓演练,食抓陪餐"的安全工作重点,有的放矢、因地制宜构筑了一条"让学生安心,让家长放心"的绿色安全屏障。
疏堵结合:开创校车运行"易县模式"
校车运行的"易县模式"探索起始于2011年。易县是河北省保定市最大的山区县,农村学生人数多,学校布点多,山区道路多,接送学生车辆杂,从而导致道路安全隐患多。当年秋季开学前,易县教育局用一个多月时间,对全县中小学生上下学出行情况进行逐校、逐人全面排查,对所有接送学生的车辆进行逐一登记。
当时的统计数字显示,全县8.3万名在校学生中,乘坐固定接送车辆的学生共11280人;接送学生车辆955辆,其中学校自备车16辆、大客车151辆、各类拼租面包车788辆。这些车辆名为"校车",其实只不过是一群接送学生的"杂牌军"。让人揪心的是,这其中有277辆车超员30%以上,177辆车超员50%以上,126辆车超员100%以上。
面对这样的现状,县教育局领导寝食难安。"与其出事后被问责,不如扎实工作主动承担。"县教育局局长许俊良在当年全县学校校车管理工作动员大会上郑重表态。
接下来,易县着手治理校车"杂牌军"。如果全部更换新校车,对于经济基础薄弱的易县来说根本不现实。怎么办?"现阶段只能联合相关部门取缔非法运营车辆,规范手续不健全的车辆。"许俊良说。然而,校车涉及管理部门较多,县教育局的力量有限。
"各相关部门要无条件全力配合,县财政再困难也要倾力支持,必须确保校车治理工作扎实推进。"县委书记杨义宝和县长李广义多次在会议上强调。全县多部门迅速联动,校车专项治理行动水到渠成。
在治理过程中,没有驾驶校车资格的驾驶人先后被取消驾驶资格,不符合条件的车辆被一一取缔。同时,随着治理的深入,新的问题不断涌现,其中最难破解的就是校车超员问题。为此,县教育局提出由政府出资,按照公里数、往返趟数和道路情况补贴到学校的办法,仅2011年县财政补贴就达到104万元。
补贴方案出台后,很快得到家长支持,校车司机也看到了规范管理的好处。"现在车不超员,钱比以前没少赚,我们开车也舒心多了。"司机李云风告诉记者。
如今,易县已形成了校车管理"固定乘车人员,固定座位,固定行车路线,固定趟数,固定往返时间,固定教师分包车辆,固定每趟次乘车小组长,固定信息联络员"的制度。
应急演练:内化学生自身安全素质
上午9点30分,易县第五小学校园里突然响起警报声,正在上课的语文教师康杰立即放下课本,指挥学生撤离。学生们按顺序排队,快速从前后门撤出。"全校1500名师生用3分26秒疏散到指定地点,比上次快了10秒。"校长许福义说。
2011年,易县教育局决心在全县学校中开展以应急演练为核心的安全教育实践活动。不过谁也没想到,演练的口风刚刚放出去,反对的电话就打到教育局。有的校长认为搞演练耗费人力、时间,影响教学;有的校长觉得学生太多,不好实施。
为了消除校长们的疑虑,县教育局首先选取了一所学生较少的山区学校和一所拥有上千名学生的实验中学作为试点。一段时间后,"全县教育系统疏散演练工作现场会"在两所试点校召开,通过精心设计,安全演练效果非常好。
"实验中学的学生疏散快速有序,看了后很受震动。"观摩会后,界安中心小学校长黄春青表示,"这么多学生都能组织好,我们学校更没有理由反对了。"
随后,《关于加强中小学应急疏散演练工作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推进应急疏散演练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相继制定实施,确保全县中小学应急演练长效机制的建立。同时,按照"一岗双责"和"谁主管、谁负责;谁分包、谁负责"的原则,易县强化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和岗位责任制,与学校年度安全工作及教学督导评估挂钩,形成了应急演练活动的制度保障及活动落实的责任链条。
"以前总感觉地震火灾离我们很远,存在侥幸心理。但是2012年发生的7•21特大洪水给我们实实在在上了一课。由于平时的演练,在危急关头我们的学生表现非常镇定。六年级学生梁小江在洪水冲毁自家房屋后立即拉起惊呆的母亲往山上跑,拯救了他和母亲的性命。"紫荆关中心小学校长卢学工介绍说。
如今,易县各学校均确定每个月的第一周为应急疏散演练周,每个月至少开展一次大型演练活动,同时利用不同时段随机开展,实现了应急疏散演练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据统计,全县各中小学在2013年共组织应急演练2000余次。
饮食安全:校长与学生同吃一锅饭
每周三是狼牙山小学校长张联合到食堂"值班"陪餐的日子。11点10分,他准时来到餐厅。这天的菜谱是菜花炒肉、西红柿鸡蛋,他每样菜盛了一小勺,边吃边和餐厅师傅就饭菜质量进行交流。
学生饮食安全是中小学安全工作重点之一,"陪餐制"是易县教育局出台的一项新制度,即要求各校值班校长要在学生就餐前半小时试吃样品餐,并对饭菜质量提出意见,确保学生吃到安全营养的饭菜。
"我们山区县寄宿生多,保证学生吃得安全、吃得营养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学校领导亲自把关,旨在真正杜绝校园饮食安全隐患。"易县教育局负责饮食安全的工作人员郭小广说。
"每天都能在食堂看到老师和我们在一起,我们特别放心,食堂做的饭菜可香了!"狼牙山小学五年级学生李立伟,一边咬着热气腾腾的馒头一边对记者说。
从2012年春季开始,易县的农村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启动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工作。不仅是正餐,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也实行了校领导"陪餐制"。"对于每一批运到学校的面包、鸡蛋、火腿肠、牛奶等,除了查看常规检测手续外,我们还要随机取样,亲口尝尝,这样才放心!"龙华中心小学校长佟荣喜说。
"我们要把国家的惠民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切实让学生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全县4万多名学生每天食用营养餐,安全责任重大,不敢有丝毫麻痹大意。"易县教育局特别重视营养餐发放工作,特别是2012年以来,先后投入300多万元用于改造储藏间、配备加工设备、安装监控等。同时,易县还出台了《营养餐操作规程》,对营养餐的入库、储存、出库、留样、分发、食用、教育宣传等各环节作了细致的要求,并严格培训、严格督查,确保了营养餐的规范运作和学生食用的营养和安全。
此外,易县教育局特别加强学生营养健康监测和健康教育,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建立学生营养监测跟踪制度和学生健康档案,提高农村学生营养改善工作的科学水平。
确保学生安全是政府的重要职责
河北省易县县委书记 杨义宝
学校安全工作是全社会安全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广大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确保每名学生的平安,直接关系到千万个家庭的幸福安宁和社会稳定。因此,做好中小学安全工作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之一,确保每名孩子的人身安全是政府的重要职责。
易县虽然目前还属于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经济发展还较为落后,但多年来,易县牢固树立"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经济"的思想,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在财力极为紧张的情况下,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不断提高县域教育水平,确保教育科学发展、健康发展、持续发展。
学生安全高于一切。易县始终把确保学校平安、学生安全作为自身重要职责之一。全县教育系统全体干部职工认真践行"把心放在教育上,把学生放在心上"的工作理念,时刻把学生安全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他们不等不靠,在现有条件下积极作为,扎实工作,为保障学生生命安全,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
- 上一篇:四川内江的学校安全管理“经”
- 下一篇:让平安守护孩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