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
新闻资讯
-
风险管理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风险管理
学生党!看不清、坐不直、吃不好的流行病你占几个?
在印象中,学生这样的年轻群体似乎就应该象征着健康,而朝气蓬勃、生龙活虎这类形容词也该成为他们的专属名词。但事实上,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不少疾病呈现出低龄化趋势,很多疾病都离他们不远,甚至已经对他们造成困扰。哪些疾病最爱"盯住"学生?这些疾病该如何预防?如果患病之后,又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近视
易患病指数:★★★★
据统计,我国13亿人口中,近视眼的发生率高达25%。其中,青少年近视眼居多,在中学就读的学生中约有70-80%的近视。是否可以预防,就必须了解近视产生的原因及其他影响因素。
引发原因
1、用眼距离过近。青少年眼睛的调节力很强,当书本与眼睛的距离达7-10厘米时仍能看清物体,从而形成屈折性(调节性)近视,所谓的假性近视。正常阅读距离应是30-35厘米。
2、用眼时间过长。有的青少年看书写字做作业,看电视等连续3-4个小时不休息,甚至到深夜才睡觉休息,使眼睛负担过重。
3、照明光线过强或过弱。如果光线太强或者过弱,都会让眼睛疲劳,眼睛调节过度或痉挛会形成近视。
4、在行车上或走路时看书。因为车厢在震动,身体在摇动,眼睛和书本距离无法固定,加上照明条件不好,加重了眼睛的负担,经常如此就会引起近视。
5、躺着看书。这是一种坏习惯,书本上的照度不均匀,会使眼的调节紧张而且容易把书本移近眼睛,会加重眼睛负担2-3倍,日久就形成近视。
6、睡眠不足。当睡眠不足时,第二天精神不振,头昏脑胀,大脑没有充分休息,疲劳未能消除,加重眼睛负担,促使近视发生。
7、课桌不符合要求,写字姿势不正确。若桌椅太低,或桌椅过高,不能保持正确姿势,都会使眼睛疲劳,容易近视。
8、受目前空间的射线影响。经常看电视,尤其是信号不足,接收率不高的农村地区,或者经常玩电子游戏机的同学易损坏视力,过长操作引起眼的干燥和疲劳易引起近视。
9、遗传。从临床中不难发现,父母双方都是高度近视,生下来的孩子近视的几率大于父母只有一方是高度近视的情况;父母有一方高度近视,子女发生近视的几率又比父母都没有高度近视的几率高。

预防方法:
现代人必定会接触不少的电子产品,手机、电脑等,也不可能脱离使用,怎么办?可以改变用眼节奏。
1、看书或看电脑的时候,不要一直盯着不放,应该多转动眼球,多运动,眼球就像我们的身体一样,是要锻炼的。
2、多看绿色。附近如果有绿色植物的话,可以时不时看看绿色植物,绿色对眼睛有舒缓的作用。经常近距离看书或者看电脑,需要偶尔望一望远处,放松下眼肌。
3、做眼保健操。眼保健操对于缓解眼部疲劳和干涩有很好的帮助,经常看书或者看电脑可以隔两三个小时做一次眼保健操,按摩眼部穴位。
4、记得眨眼睛。眨眼睛可以缓解眼睛疲劳和干涩,对眼睛很有益,而且这个方法什时候什么地点都可以做,非常方便。
5、注意光对眼睛的刺激。不要在昏暗的地方看书,不要关灯看电脑,更加不要背光或在太阳下看书。
近视后的防护方法:
1、学生近视后一定要及时去配眼镜,不断眯着眼睛看东西会让视力不断变差;在中度近视(300度以上)就要一直戴眼镜,时戴时不戴也会让眼睛度数增加。
2、饮食均衡,不偏食,有益于眼睛的健康,尤其是维生素A或胡萝卜素的摄取,可以预防眼睛干涩不适,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包括:动物肝脏、蛋黄、牛奶及奶制品、黄绿色的蔬菜瓜果,如花椰菜、番瓜、红萝卜、芒果等。
肠胃病
易患病指数:★★★
胃病的发生多由饮食不规律造成,并且患病人群呈年轻化趋势,患胃病的学生越来越多。
引发原因:
1、饮食无节制,饭后做剧烈活动都会加重了身体负担。
2、"吃饭没点、废寝忘食"是不少现代人的生活习惯,饥一顿饱一顿都会慢慢侵蚀胃的健康。
3、狼吞虎咽。食物进入胃后,需要经过储纳、研磨、消化等一系列过程,才到达肠道。如果咀嚼不细会增加胃的负担,使胃动力下降。
4、受寒。胃是一个对外界气候和温度很敏感的器官,人体受到冷空气刺激后,容易引发胃痛、消化不良、呕吐、腹泻等症状。
5、精神紧张。当一个人经常紧张、烦恼或愤怒时,身体调节就受影响,继而影响到胃的分泌、运动、消化等功能。
6、过度疲劳。长期超负荷的工作都会导致疲劳过度,这不但会使机体的抵抗力下降,容易引起胃部供血不足,使分泌功能失调。
7、饮酒过度。每天喝少量的红酒有利于身体健康,但如果酗酒无度,酒精不但会损伤肝脏,还会直接损害胃黏膜,使胃黏膜出现炎症、糜烂、溃疡或出血。
8、饮食不干净。如果吃了不清洁或不新鲜的食物,很容易引起急性胃炎,出现胃痛、胃胀和呕吐等症状。
9、烟草。吸烟不但会伤害人体的呼吸系统,对胃的损伤也不可小视。研究表明,一个人吸烟量越大,其溃疡愈合的时间就越长。
10、滥用药。许多药物都会损伤胃黏膜。如消炎痛、布洛芬、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物,会通过抑制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的前列腺素的合成起到止痛的作用。
预防方法:
1、注意饮食。规律饮食,定时定量,切记不可饱一顿饥一顿,逢年过节切勿暴饮暴食。少吃油炸类、膨化类等的垃圾食品,以及刺激性食品。
2、不吸烟喝酒。
3、细嚼慢咽。吃饭时吃太快,不充分咀嚼,易造成消化不良;食物充分咀嚼次数愈多,随之分泌的唾液也就愈多,这样对胃黏膜有保护的作用。
4、要保持乐观积极的情绪,科学已经证明:过度的紧张、悲伤、恐惧、愤怒、忧虑或者情绪不稳、起伏不定、大悲大喜都可能诱发肠胃病。
5、不要图凉快过多的吃一些冷饮,尤其是在夏天,外热内冷对胃部伤害很大,平时吃完饭溜达溜达,散散步,再休息休息,对胃病的预防是很有效的。
6、少熬夜。相关研究显示,经常熬夜的人患胃病的几率是普通人的3至4倍,因为,熬夜剥夺了胃肠道休息的机会,使胃肠功能减弱,容易患上胃炎、胃溃疡甚至胃肿瘤。
7、外出游玩,要注意饮食卫生,要注意添加衣服,保持胃部的温暖。
胃病防护:
1、保持愉快的心情。胃部疾病与人的情绪密切相关,不要给得胃病的人太多的压力,保持心情愉快、情绪稳定,避免紧张、焦虑、恼怒等不良情绪的刺激。
2、胃病时多吃松、软,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可以多吃有高蛋白(禽蛋)、含纤维食物(蔬菜、谷类)、易于消化的米粥等;不宜食用的食物有巧克力、咖啡、辛辣、薄荷、柑橘、蕃茄、全脂牛奶及洋葱等。
3、维生素C对胃有保护作用,胃液中保持正常的维生素C的含量,能有效发挥胃的功能,保护胃部和增强胃的抗病能力。
肥胖
易患病指数:★★★★
中国社科院今年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超重(含肥胖)人群已占全球人口三分之一。中国有4600万成人"肥胖",三亿人"超重",成世界第二大肥胖国,肥胖人数仅次于美国(7860万成人肥胖)。
体重指数简称BMI,是国际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及健康的标准,计算公式为:体重(公斤)/身高(米)平方。最终数值若低于18.5,表示体重过轻,18.5至25则适中,25至30过重,30至35为肥胖,超过35即非常肥胖,最理想的体重数值是22。
引发原因:
1.遗传因素。父母中有一人肥胖,则子女有40%肥胖的机率,如果父母双方皆肥胖,子女可能肥胖的机率升高至70%~80%。
2、饮食不合理。吃大量的甜食、饮料、高热量食品,高油、高甜、高蛋白质、低纤维的食品,摄取热量过多,多余的热量转变成了脂肪。
3、运动量少。运动有助消耗脂肪,现在的生活中,交通工具发达,工作机械化等,使得人体消耗热量的机会更少,在另一方面因为摄取的能量并未减少,而形成肥胖。
4、为了解除心情上的烦恼、情绪上的不稳定,不少人也是用吃来作为发泄的方式,易引起饮食过量而导致肥胖。

预防方法:
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宜饮食过量且适当控制主食。米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多食会在人体内转化成脂肪。每顿饭以吃八成饱为宜。同时,要限制高脂肪副食品摄入量,少吃如巧克力、奶油冰激凌等高脂高热量的食品,增加蔬菜、豆制品摄入,改掉常吃宵夜、吃甜食、喝饮料的习惯。
2、多运动。多做有氧锻炼,如步行、慢跑、舞蹈、骑自行车、游泳、跳绳、爬楼梯等,有助于消耗热量,防止肥胖。
3、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锻炼,善于调节心理的压力,保持情绪稳定。
肥胖者应注意:
1、胖人更需要护腰。对于胖人来说,由于腰椎包裹在厚厚的脂肪中,如果突然进行大量的运动,会在短时间内给腰椎增加过大的压力,导致腰椎无法承受,可能出现腰椎间盘突出等症状。
2、膝关节痛不宜多跑步。有些肥胖的人喜欢健身跑运动,以求减轻体重。肥胖者在做健身跑过程中,因体重大,膝关节和关节部分承重过大,易受到损伤,出现踝关节肿痛、膝关节炎症性疼痛等。如发现有膝关节疼痛情况,最好选择游泳、骑自行车等能较好保护膝关节的有氧运动。
3、不应节食减肥或滥用减肥药减肥。盲目减肥对身体的危害很大,节食减肥者,拒绝摄入脂肪,无异于阻断了人体内部正常代谢的一个环节。由于破坏了人体新陈代谢的规律,身体会一直处于亚健康状态。而吃减肥药,可能会出现厌食,失眠,心悸和腹胀等问题,内分泌紊乱。
4、除了要用健康的饮食,良好的生活习惯,有效的锻炼来保持健康的身材外,也要不断提醒自己:这是一个坚持的过程,不是一两天就能够快速见效的。
龋齿
易患病指数:★★★★
龋病俗称虫牙、蛀牙,是细菌性疾病,可以继发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甚至能引起牙槽骨和颌骨炎症。如不及时治疗,病变继续发展,形成龋洞,终至牙冠完全破坏消失,其发展的最终结果是牙齿丧失。龋病特点是发病率高,分布广。是口腔主要的常见病,也是人类最普遍的疾病之一。
引发原因
1、口腔清洁不良习惯。不能保持早晚刷牙及餐后漱口,或者是刷牙方法不正确,学生总会错误的认为:牙好就不需太注意,这样的认识是错的,牙齿防蛀应该从小就开始。
2、饮食不良习惯。学生群体都比较爱吃零食,喜欢吃甜食或刺激性食品等,对口腔环境不利,应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少吃零食。
3、天生口腔环境过酸。由于唾液分泌异常所致,可以通过治疗,有效调节唾液分泌功能正常,恢复口腔酸碱平衡,使牙齿表面生成保护层,以阻止牙齿被进一步蛀蚀。
预防方法:
1.早晚刷牙、养成饭后漱口的好习惯;
2.少吃酸性刺激食物,临睡前不吃零食;
3.少吃含糖分高的食物,如糖、巧克力、饼干等;
4.不可吃太多的过于坚硬的食物,以免牙齿磨损;
5.定期检查口腔,一般12岁以上的人应每年查一次;
6.平时饮食应多摄入富含钙、无机盐等营养食物,尽可能食用高纤维粗糙食物;青少年预防龋齿可以多吃芹菜、洋葱、芥末、乳酪、薄荷及绿茶等,这些食物可以平衡口腔内的酸碱度、抑制细菌形成,还能清新口气。
龋齿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在磨除龋坏的基础上,应用药物抑制龋病发展的方法,在此期间,要遵照牙医的建议进行治疗。
2、补牙。形成龋齿可以通过补牙来补救,通常有银汞合金充填术、复合树脂充填术等方法。
蛀后防护
1、不吃甜腻、刺激性、酸性及坚硬粗糙的食物,如巧克力、洋葱、辣椒等。
2、蛀牙后更应该注意口腔清洁。
3、就医,通过补牙等专业方法及时补救。
颈椎病
易患病指数:★★★
除了老年人和职场白领,学生族渐渐成为颈椎病"新宠"。他们课业负担沉重,长时间看书、做作业,课后又要参加各种培训班,缺乏户外活动,久坐低头势必使颈部固定在一个姿势,导致颈部肌肉损伤,引发颈肩酸痛、头昏、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等一系列症状。
引发原因:
1、进入初高中,学习任务繁重,学生久坐并长时间低头看书,导致局部过度活动,损伤局部椎间盘、韧带等,引发颈椎病。
2、随着手机、电脑、平板电脑及掌上游戏机的普及,这些高科技成了家长哄孩子的利器,很多小孩从小与这些高科技"朝夕相处",而慢慢被颈椎病盯上,打游戏的群体颈椎病也更为严重。
3、趴在桌子上午睡是现在很多中学生的午睡习惯,趴着睡觉时颈椎处于扭转状态,失去自我保护能力。长时间这样,两边韧带发展不平衡,也会造成损伤。
4、背书包姿势不对也会造成颈椎疾病。如今孩子的书包一般都很重,一些孩子不注意书包的平衡。
5、部分学生上各类舞蹈培训班时一般自我保护意识弱,不做热身、放松运动就开始训练,尤其是快速转动颈椎的舞蹈,特别容易造成孩子颈椎损伤。

预防方法:
1、养成良好的坐姿,站姿。保持良好的姿势将有助于脊骨的良好运作,可以在下腰部垫一个小枕。
2、学习的间隙可多做伸颈运动,经常耸肩,让颈部以各种不同的方法转动,除此之外,游泳、打羽毛球、打篮球、放风筝也是不错的选择。
3、午休时间,尽量不趴在课桌上睡觉。
4、有充足的睡眠时间。睡眠时间要保证在7小时以上,以使紧张的颈椎得到充分的休息。
5、睡觉时,床垫不宜过软,枕头不能太高。
6、注重饮食补钙,如喝骨头汤,可获得理想的骨钙峰值。
颈椎病防护:
1、注意活动颈部,在课间休息时可以时常站起来走一走,让头颈部向前后左右转动数次,转动应轻柔、缓慢。
2、保持正确的睡姿,选择舒适的枕头,不能太高、太低或过硬,颈部充分接触枕头并保持略后仰。
3、不要选择很软的床,最好选择木板床,如果怕硬,也可以在上面铺一层棉胎,让脊椎保持水平位置。
4、注意保暖。冬季寒冷,颈部肌肉暴露在外,容易受到寒冷空气的刺激,因此,冷的时候,应该戴围脖防寒。对于颈部着凉、肌肉酸痛等情况,可采取热敷法对颈椎进行保养。
- 上一篇:“镇雄一小学教师涉嫌强奸多名女生”追踪
- 下一篇:家长若失职 孩子易失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