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赔案件进度查询
  • 教育纵横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纵横

教育部发文指导家庭教育 昆明父母怎么看?

来源:云南网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2日   点击:1599次
       近日,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明确,"切实消除学校减负、家长增负,不问兴趣、盲目报班,不做‘虎妈‘狼爸。"

  对于教育部的规定,昆明的爸妈们是怎么看的呢?记者走访发现,家长中有赞成文件的,也有觉得"虎妈狼爸"确有必要的;此外还有家长表示,不是自己不想给孩子减负,而是课业太重、竞争太激烈,逼得自己要做"虎妈狼爸"。

  【文件速读】

  教育部发文指导家庭教育,要求家长不做"虎妈狼爸"

  《意见》中指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工作开展的如何,关系到孩子的终身发展,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意见》明确,教育孩子是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法定职责。学龄前儿童家长要为孩子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培养孩子健康体魄、良好生活习惯和品德行为,让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小学生家长要督促孩子坚持体育锻炼,增长自我保护知识和基本自救技能,鼓励参与劳动,养成良好生活自理习惯和学习习惯,引导孩子学会感恩父母、诚实为人、诚实做事;中学生家长要对孩子开展性别教育、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孩子积极学业态度,与学校配合减轻孩子过重学业负担,指导孩子学会自主选择。

  而《意见》中最受关注的,是关于"虎妈狼爸"的部分,文件中明确,"切实消除学校减负、家长增负,不问兴趣、盲目报班,不做‘虎妈‘狼爸。"

  【观点碰撞】

  社会竞争那么大,不做"虎妈狼爸"怎么行?

  星期一下午5点半,4岁半的萱萱刚出幼儿园大门,就又被妈妈拉着往"学校"赶,她要去上6点半的画画班,而星期三下午放学后,她还要去学舞蹈课,除此之外,不久前小姑娘还去上了跆拳道兴趣班,后来还是因为老师说年龄太小容易受伤,萱妈才作罢。

  今年考上云大附中初中部的小涛,更是从小就被父母寄予了厚望,幼升小的时候,父母为了让他上最好的小学,"砸重金"在名校旁买了一套房子。如愿上了名牌小学后,涛爸涛妈又马不停蹄地为上名牌初中做准备,兴趣班、各科补习班一样也不少,小学几年几乎就没歇过,而今年考上初中后,涛爸涛妈又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举家陪读......

  记者走访发现,"虎妈狼爸"类家长在昆明并不少见,除了"慈母多败儿"一类传统观点的影响外,"虎妈狼爸"们普遍认为,社会竞争太大,如果不严格培养、多学点才艺"傍身",以后怎么能够成龙成凤、在巨大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不做"虎妈狼爸",照样可以教育好小孩!

  在身边的朋友都把小孩送去各类兴趣班的"大趋势"中,静静妈却很淡定,"我是不会强迫小孩去学她不喜欢的东西的。"静静妈说,舞蹈、画画、网球、钢琴等各类兴趣班,如果不是真正喜欢,无异于是填鸭,对孩子的成长没有太多帮助,反而还剥夺了他们应有的快乐时光。"我宁愿把上兴趣班的钱用来带孩子去旅游!" 静静妈告诉记者,还在上幼儿园的静静,已经跟随她游遍了省内各处景点,今年甚至还去了趟泰国,"我觉得旅游可以增长见识、认识自然,比关在教室里学不喜欢的东西有意义多了!"

  小孩今年上高中的张先生,也称自己一直以来对女儿都是"放养","她很小的时候,我也有想过要让她在学习成绩各方面都拔尖,但看到身边不少成绩优秀,但生活自理能力、品行道德都不过关的小孩,我就意识到,有些东西比成绩更重要。"张先生说。

  【微评】

  "虎妈狼爸"有时是形势所逼,减负不应只是家长之责

  《意见》中"切实消除学校减负、家长增负,不问兴趣、盲目报班,不做‘虎妈‘狼爸"的内容一出,除了是否应该做"虎妈狼爸"的观点碰撞外,也有不少家长表示,并不是自己不想给孩子减负,而是"形势所逼"。

  网友"心悦良田"就表示,"一面说要减负,但小学数学教材一年比一年深,老师说减负不可能,家长孩子很无奈!"

  网友"冬小暖夏小凉"则说,"小学补奥数是因为存在择校制,初中补课是因为非重点高中教学质量差......学校提前一年讲完课程,不补课根本跟不上......有些老师消极怠工,逼得一些家长不得不补课!"

  笔者认为,"减负",家长一方固然重要,但要让孩子们真正减轻负担,却是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社会等等各方面共同努力、共同推进才能促成的。

友情链接: